最强干货!多位作家、专家梳理贵州文学70年发展亮点(7)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日益丰盈的贵州散文必然有着多种流向,多种类型。从别的角度还能把贵州散文划分为专注于叙事的、专注于写人的、专注于抒情的、专注于说理的等类别。
从创作内容看,70年的贵州散文,可视为家国情怀、贵州记忆以及个体感悟的有机交织、融合。于是我们看到戴明贤的安顺,完班代摆的松桃,刘照进的沿河,等等。
从创作手法来看,70年贵州散文的作者们手法不断翻新,多种风格并存,成熟的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成型的风格。
总之,贵州散文就其整体或70年的发展而言,是一个日益丰盈的巨大存在。可以预计,贵州散文将不断发展,永远在路上,那么,“就这样日益丰盈”吧!
长篇小说:70年来的叙述形态与价值追求

最强干货!多位作家、专家梳理贵州文学70年发展亮点


颜水生(贵州民族大学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当代贵州长篇小说创作起步较晚,据杜国景先生统计,自1976年以后40余年里,贵州共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300多部。叶辛、何士光、欧阳黔森、石果、王剑、戴明贤、肖江虹、肖勤等都是贵州在长篇小说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贵州长篇小说既描写了历史发展的波澜壮阔和宏大气势,也讲述了历史过程的荒诞与悲剧;他们既有对民族国家历史的描绘,又有对个体人生命运的讲述。从叙事形态方面来说,石果《沧桑三部曲》、顾汶光《大渡魂》、袁浪《黄河儿女魂》,以及欧阳黔森的《雄关漫道》和《奢香夫人》等都是针对历史的叙述,都在于用传奇的叙事手法以及追求英雄主义。
贵州长篇小说不仅在历史叙述与英雄崇拜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地域描写与文化思考方面也作出了重要成就。文化描绘与思考是贵州长篇小说的重要内容。贵州处于边远山区,山高路远,贵州文化是典型的山地文化,石果《沧桑三部曲》、冉正万《银鱼来》和唐玉林《沧桑武陵三部曲》等小说在讲述文化的起源时就着重突出了山地文化的独特性。
文化起源于历史并联结现实社会,在文化中不仅可以返观历史,也还可以透视现实,贵州长篇小说不仅对文化现象进行追根溯源,而且描绘文化现象在现实社会中的发展状况。比如《银鱼来》中的家族文化起源于祖先传说,冉正万讲述了四牙坝独特的家族文化在20世纪的发展历史。文化描绘和现实反思增加了贵州小说的人文内涵、现实精神和现代价值,促进了贵州长篇小说的发展。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