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干货!多位作家、专家梳理贵州文学70年发展亮点(5)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马筑生(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师范院校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新中国建立后的贵州儿童文学,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60年代前期,这是贵州当代儿童文学的开创和成长期;二是改革开放前的十年,这是贵州当代儿童文学的沉默期;三是“文革”后至今,这是贵州儿童文学的多元发展期。
上世纪80年代是贵州儿童文学创作的第二个高潮时期,叶辛《高高的苗岭》是中国新时期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儿童小说;由其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火娃》是中国新时期第一部儿童电影;廖公弦创作的《飞向活星》是中国第一部儿童科学电影小说;蒋天华、刘国江出版的中篇游记式儿童科学小说《森林旅行记》是贵州首部儿童科学小说。王强模、陈显耀、袁昌文出版的《谈科普文学的创作》是贵州第一部谈科普文学创作的专著。这些作品,不但填补了贵州儿童小说中长篇和儿童影视文学、儿童科学小说创作及科普文学理论研究的空白,而且有的还填补了中国儿童文学的空白。
从表面上看,贵州90年代以来儿童文学创作的声势似乎不如80年代创作来得突出。但儿童文学的发展还是实实在在的。叶澍微型寓言集《贝壳寓言》标志着中国微型寓言的成熟;林吟《作文学得快》是我国第一部儿童教学小说,是中国最早实践“语文教育的儿童文学”理论的作品。吴秋林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寓言文学概论》,第一部《世界寓言史》,第一部《中国寓言史》。胡巧玲的中篇儿童小说《哑巴的婚事》获2006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侯泽俊的儿童诗集《风的舞鞋》是儿童诗创作转型期代表作。
影视文学:本土空间的艺术奇幻展现

肖艳华(贵州师范学院文传学院副教授):进入新世纪以后,贵州影像在中国电影这一版图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寻枪》应该是中国电影史上贵州形象较为代表性的一部影片,拍摄地是贵州的青岩古镇,影片讲述了西南山区一名普通警察马三在自己的佩枪丢失后,经历的不寻常的寻枪过程。影片“从小镇内到小镇外,寻枪主题表现的是现代社会对传统社会的冲击和破坏带来的焦虑,而初涉入现代生活的古朴小镇则是展现焦虑情绪的空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