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族战争史略(九)之咸同贵州百万苗民大起义(中)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文/老荷
一、咸同贵州百万苗民大起义作为是苗族近代史上一次大规模的联合其他兄弟民族参与的反封建大起义,其中包括了苗、汉、侗、回、布依族、水、穿青等多个民族参与到这场起义斗争之中,即作为贵州近代苗民反封建革命斗争史的光辉一页。

贵州苗族战争史略(九)之咸同贵州百万苗民大起义(中)


巍巍苗疆
与太平军的联合的联合作战,据《清史稿》亦载:“逆苗陶新春、陶三春分踞之,纠聚苗、教各匪及发逆石达开余党,凡十数万;迭扰滇之镇雄、彝良、大关、昭通、黔之大定、黔西、威宁、毕节及四川边界。川、楚、黔军会剿,日久无功”。同治二年(1863)二月,太平军石达开部经过毕节,猪拱箐苗族义军加以响应,猪拱箐苗族义军并与太平军石达开部联合,共同开辟猪拱箐根据地建立了农民政权,其势扩大到滇东、川南边境。又据余昭《平定猪拱箐苗匪始末记》载曰:“而苗匪自伙发逆后,狡悍异常。发逆教之击刺,教之守御,教之号令虚实,且留数百人在内,党类益集。主客既分,贼众我寡,俨为劲敌。”在太平军的指导下,帮助苗族义军建立守哨制度,教授起义队伍击刺、守御等战术,增强了战斗力。
与白号军的联合作战,道光年间,湖南宝庆人刘仪顺派人到贵州传教时,张秀眉早年外出时曾已结识,1857年张秀眉在台拱建立了政权,与刘仪顺白号军相呼应,据王定安《湘军记》所载:“每出掠,教七苗三,战则倚苗铳为助,得土腴地,则苗徙家耕焉。食匮,则苗输之粮”。又据《播变纪略》“思南、石阡、平越等府,故多苗。苗性憨直,汉奸诱之,苗信之而从,称曰:(白)黄号”。张秀眉义军长期与刘仪顺白号军并肩作战属于唇齿相依的关系,在黔东地区有力的打击清军。
与青号军的联合联合作战,杨龙喜,贵州桐梓九坝人,衡役出身,咸丰四年 (1854)与当地苗民自然领袖陈寿、李时来等人在家乡举行起义,反对折征,起义军以青布包头,率众干余人奔袭桐梓县城,并组建政权,改元“江汉”。李时荣、陈寿的部下多属苗众,在九坝人杨喜龙领导,先后生擒知县陈泰介、击毙知县江炳琳、知县容保太、把总王明安等清军官佐,占据转战绥阳、仁怀、桐梓等地。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