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干货!多位作家、专家梳理贵州文学70年发展亮点(10)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中短篇小说:彰显贵州地域文化

最强干货!多位作家、专家梳理贵州文学70年发展亮点


杨波(贵州师范学院文传学院副院长、教授):贵州独特的地理形势濡染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塑造着他们独特的内在品性和文化,同时也成为贵州作家文学书写的重要土壤。新中国70年的贵州中短篇小说,很多都自然或不自然地携带上了贵州地域文化质素,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相溶汇聚、相互阐释,演变为作家身份的重要标识。
贵州作家不仅注意到了地理形势的独特性,还注意到了文学地标的营构。用贵州独特的地理形势及文学地标营构出魅力多姿的文学世界。
新中国以来的贵州中短篇小说中,一直不乏驻足贵州民俗的小说文本。民俗在贵州小说中的叙事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民俗作为叙事主体,民俗的仪式规程浸润于小说的全部篇幅。另一模式是在具体的社会事件中植入民俗事象,民俗成为叙事推进不可或缺的参与性力量。
作家们对贵州乡土民俗的叙事处理也引发了民俗价值与小说故事主体的价值互动,民俗所潜藏的文化符码与小说文本的现实性事件相分离、相和合,或隐或显地推动了文本价值的生成,形成了新中国70年贵州中短篇小说民俗叙事的独特景观。
长诗:风雨沧桑描绘社会变迁

最强干货!多位作家、专家梳理贵州文学70年发展亮点


颜同林(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70年贵州长诗创作经历了70年的沧桑风雨,归纳起来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后到1976年,这一时段包括众所周知的“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主要收获在“十七年文学”时期。此一阶段的贵州诗人队伍,主要由抗战以来留黔的外省诗人、随军南下的外省诗人和贵州本土陆续成长起来的诗人组成。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