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要把自己的痛苦都归咎于原生家庭?清华教授道出了真相(3)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为什么这么多人甩锅原生家庭?
微博有个话题#原生家庭很糟是什么体验#,有位网友说:
母亲性格暴躁,一遇到事就大发雷霆,整个家庭氛围都会变得压抑起来。
而父亲性格内向,有什么都不愿意说。
成长在这样的家庭里,自己遇到事情的第一反应是发脾气。
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把迷茫和对未来的焦虑,都甩锅给自己的原生家庭。
就像网上的一则咨询案例:
小爱自幼丧父,为了全心抚养女儿,母亲没有再婚,做点小买卖维持生计。
贫寒的单亲家庭,还是给小爱的成长带来了很多困扰。
上学时拖欠学费,老师的催促、同学的嘲笑,让小爱自卑懦弱。
母亲少言寡语,让小爱孤僻胆怯,一直交不到真心朋友。
工作后,小爱事事不顺心,总是看不惯别人好。
曾处过一个对象,怕对方介意自己的家庭,很快就分手了。
对于小爱来说,从小到大,原生家庭的魔咒似乎永远无法破除。
她也日复一日沉沦在原生家庭的阴影中,自怨自艾。
心理咨询师肥猫曾说:
“抱怨的本质,其实是把自己的问题,甩锅给别人。”
一个成年后还在甩锅原生家庭的孩子,必定也是自身贫瘠的人。
毕竟人只有在没有能力改变自己,没用勇气往前走的时候,才会回头看。
心理学有一个“自我服务偏差”的概念:当得知自己成功后,我们会把成功归结为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失败时,却把原因归咎为他人或外界因素。
而转换到原生家庭上就是:不管发生什么事,错的不是我,是父母,是外部环境,是整个世界。
心理学家阿德勒首先洞悉出了这一现象,于是他提出了“课题分离”的原则。
在原生家庭中运用“课题分离原则”,其本质是厘清“父母的事”和“自己的事”。
父母怎么对你,那是他们的事,我们不用浪费太多时间精力纠结于他们的做法。
我们要做的,是关注自身课题,思考自己如何从家庭泥潭中抽身而出。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