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月球日说“月”(3)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应该说,今天的“国际月球日”与中国人已经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中国人是逐日而居的民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日”既是光源,也是白天工作的时钟。中国人也是对月而歌的民族。月初月落,中国人从月亮的阴晴圆缺中,也看到了时间往返回复的规律,初一月亮初生只是一个小小的月牙,这就是“朔”(左为逆的本字,象人刚从母腹中露头之形,表示初生),这时的月光尚不明亮,一直会持续到“朏”(初三);到了十五的时候,月圆在天人人可见,这就是“望”,“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就是“既望”(已经过了十五之义),到了月底月亮又复归无光,这就是“晦”,也叫“朓”(农历月末月亮出现在西方其光暗淡)。月亮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的这个过程,也正是汉字“期”所传递和反应的意义信息。“期”还有一个异体字写作“上其下月”读作jī,就是表示“一周年”的意思。但是这个字已经不打用了。
月亮的大小与明暗,也成为带有“月”字的诸多汉字所记录反应的词义:“霸”本指“大大的月亮”,后泛华为“大”、“了不起的”;“朗”既指“大月”,也意为“明亮”,前者泛化为“大”,“朗读”就是“大声地读”;“明”就是“亮”;“朦胧”是月光不明,“朣朦”是“蒙昧不明”,“膛”是“月不明之貌”,不一而足。
这一类带“月”符字词中,有一个字一个词需要特别说一下。
一个是“朝”。该字本义为“早晨”,读作zhāo,即“朝阳”的“朝”。由于古时天子诸侯办公的时间多在凌晨时分,所以这个字所记录的词语,也就引申出了“早晨拜见君主”之义,即“朝见”的“朝”,并在此路径下继续引申出“朝廷”的“朝”,“官服厅堂”的“朝”,以及“朝代”的“朝”。
一个是词语“期望”。上文已经说到,“期”是“会也”,“望”是满月,“期望”放在一起的字面意思“月圆之会”,所以引申出“企盼”之义。这是一个带有很多文化信息的文化词语。
另外,字符“月”有一另外一个来源“肉”。也就是说,汉字部首“月”中,除了记录了本来的“月亮”的“月”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义类实际上是“肉”。这些汉字大多与“身体”“肉体”有关。前者诸如:脑脸腮脖肩膀臂膀肱肘腕胸腹肚脐腰背股膝胫腿脚肌肤;肝胆肺腑脏膜脂肪膏肓胜腥胎;肥胖滕胶肮脏脆散;后者如:然肖脱育能胡。
同时,从月的字也有一部分,是从别的字讹变而来的,比如:朕前(舟的讹变)朋(丰的讹变)青(丹的讹变)。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引起注意。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