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保密的“仙草”种植技术现公开传授(4)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三、霍山石斛不同种植模式及主要技术特点
为了种植好霍山石斛,首先需要了解霍山石斛的生物学特性,然后根据其生物学特性设计相应的种植技术方案,这对种植技术研发者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
1、霍山石斛的生物学特性
成书于1500多年前的《名医别录》中曾记载:石斛生于六安山谷水旁石上。但六安地区野生石斛至少有霍山石斛(米斛)、铁皮石斛和细茎石斛3种。因此《名医别录》提到的石斛是否是(或包括)霍山石斛,不得而知。据《中国植物志》(第19卷)记载,霍山石斛产安徽西南部(霍山)、河南西南部(南召),生于山地林中树干上和山谷岩石上。但据安徽中医学院的刘守金教授的调查,霍山石斛一般生长在海拔250 一1200m 的傍水岩石上, 常在通风较好的西北、东北向的阴坡潮湿的石壁上或有瀑布的悬崖石上, 为瀑布落下水潭击起的水雾随风上飘的环境,常与藓类和地衣等形成小群落,未见其生长在树干上(见《霍山石解的资源及生物学特牲》,中药材第24卷第10 期2001年)。显然,野生霍山石斛的生长环境基本上是阴湿通风、着根于不积水的地方,符合半阴生、附生植物的特性。
2、霍山石斛种植模式
(1)传统仿野生种植模式
2010年前,霍山县太平畈乡的何老先生和其子仿效野生霍山石斛的生长环境,设计了梯田式的种植模式,在梯田上面铺设一层小石子,将霍山石斛种植在小石子上(图1、图6)。实际上,这种种植模式并不完全适合霍山石斛的生长,一是因为这种种植模式的湿度没有野生环境的高,二是因为利用这种种植模式种植,在种苗刚种下去时,与根直接接触的介质是小石子,不适合根系的附着与生长,另外这种种植模式的基质(小石子)尽管透气性好,但保水保肥效果太差,难以满足霍山石斛生长的要求。因此利用这种种植模式来种植霍山石斛时成活率不高,尤其是对霍山石斛试管苗来说成活率更低,另外产量也不高,亩产在10公斤以内。尽管经过多年摸索与改进,这种植模式的种植效益始终难以提升,因此霍山石斛的种植面积始终难以进一步扩大。
由于这种植模式比较接近野生霍山石斛的生长环境,消费者会比较认同利用这种种植方式种植出来的霍山石斛产品的品质,这也是它的优点,但成活率与产量都较低,这是其最大的不足之处。
2、设施大棚中苗床架空种植模式
2010年4月,霍山县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三方合作,开始采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发集成的设施大棚条件下的苗床架空栽培模式种植霍山石斛,获得巨大成功。该种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能调节光照强度的设施大棚中,采用既能适当保水又能透气的基质和苗床架空方式进行种植。这种种植模式主要优点如下: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