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干货!多位作家、专家梳理贵州文学70年发展亮点(17)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从90年代进入新世纪,黔东南民族文学进入新的发展壮大阶段,黔东南第三代作家群体渐渐形成气候,并为黔东南文学创作带来新的气象和生机。
除外,黔东南致力于文学后备人才的培养,有了成百上千的文学新苗,文学队伍才能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后浪赶前浪,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发展壮大,在新时代黔东南文学的复兴与繁荣的征途中,积淀起信心,看到了希望。
黔西南州:奋力发展新时代文学创作

牧之(黔西南州作协常务副主席):黔西南在文学方面和省内其他地区比较起来影响力是要弱一些。在作家的培训上,推荐少数民族作家去培训,发掘少数民族文学发展。邀请著名学者开展讲座,对当地文学作品进行点拨提升。使当地作家受益匪浅,激发了本地作家的创作激情。
利用自己的平台,如《黔西南日报》等当地报刊杂志发表本土作家诗人专版作品,也通过《贵州日报》等其他平台走出去。
出版方面,有州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这是促使黔西南作家走得更远的重要助推力。
同时,举行大型活动,让作家走进脱贫攻坚一线,为脱贫攻坚贡献一份力量。
黔西南作家协会员发展越来越壮大,黔西南文学不断引起社会关注。
黔南州:多种文学样式齐发展

吴英文(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传媒学院副教授):黔南的小说创作,在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是一个薄弱环节,没有形成黔南的作者群,文学作品发表的数量也不多。但从1978年以来,黔南的小说创作出现了较大的突破,并逐渐形成了一支较有实力的老、中、青作者队伍。创作的大多是贴近现实、反映生活、讴歌新时代的作品。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