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族战争史略(九)之咸同贵州百万苗民大起义(中)(6)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凌惕安著《咸同贵州军事史》记载,估计死亡人数三四百万
三、面对清朝廷武装镇压力量的军事差异
据《咸同贵州军事史》统计,以苗教为首的各族义军曾攻克贵州十二府、十四厅、十三州、三十四县,占贵州各级行政区域的七分之六,仅仅贵阳、遵义、安顺、黎平四府,平远州,水城、郎岱二厅,毕节、龙泉、余庆三县未被攻克。参与镇压官佐近三千余人,从云贵总督至地方县令等有名有姓有记录被击毙者多达千余人,其中包括云贵总督罗绕典惊吓暴毙而亡,贵东道张锳、提督黄清源、提督宇文秀兵败暴毙营中,贵州提督孝顺兵败自杀,前甘肃按察使陕西巡抚陶庭杰、前江南徐海道周焘、按察使衔黄润昌、按察使衔戴鹿芝、贵西道于钟岳、贵州提督佟攀梅、贵州提督赵德光、贵东道街兼知府鹿丕宗,及记名道员赵国澍、杨梦岩、邓子垣,记名提督荣维善、刘长槐、江忠珀、文德盛等一批骄勇悍将被击毙。
从咸丰年间为镇压贵州苗教各军,至同治十二年击败李洪基等余部苗军,贵州所花费军费共计三千六百二十七余万两白银,西南四省四川湖南广西云南援黔军费又由各省直接开支,四川约三千万余两,湖南约二千万余两,云南广西各约两百万余两,合计花费军费一万万余两。苗军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一些成就但依然没有脱离旧式农民起义形式。
其一,军事思想上没有远大的目标只考虑当前眼下,极重乡土情怀导致固步自封,形成画地为牢,最后沦为困兽犹斗,及犯流寇主义,不注重维护组织生态系统之稳定与繁荣的思想或行为。《清史稿》中就已说道:“苗逆人众而心齐。又善枪法。好战。教匪之众不如苗。其强悍亦远不及苗。故教匪每恃苗匪以为援。而苗匪即乐得因教匪以为利。顾其中有不同者。苗人多画疆自守。且性疑多贪。其助教匪也。得利即去”,清军将领明确总结苗军的优缺点,支持苗军的苗民众多且能均呼应苗族起义领袖的号召,枪法好不畏战,但多画疆自守,贪负眼前小利没有远大的目标,甚至常常破城抢夺一番就走的流寇作风。
又据《平黔纪略》所言道:“黔为天下之最贫、贼亦天下之最劣”,又载“宝田军获贼尸,剖其腹,往往皆糠秕云”,长期的战争苗众军民得不到修养生息,加之黔地地贫,苗众军民饥肠辘辘,如乌鸦坡决战一役苗众军民饿死居多。太平军将领李文采,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驻扎大营盘时提出:“在此固守,无异于坐以待毙”看法,建议苗军领袖张秀眉“广集苗船,乘春水涨发,引众浮清水江东走,径指洪江,下趋常德,以扰湖南腹地”,而苗军各首领的恋故短视未能采纳,导致数万苗众军民被围困饿死在乌鸦坡、牛角坡战役之中,在《湘军志》中载道:“苗寡存者十之二,皆良苗。其能劫掠精壮者殆尽,贵东尽平”,《平黔纪略》概括咸同苗人起义则云:“降苗所存户口较前不过十之三。”,《咸同贵州军事史》亦载:“其民则逃亡转徙,百里无烟”。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