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为何中国的山河表里多雄“关”?(2)
2024-06-17 来源:飞速影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庙堂之上还是草野之下,对关羽的尊崇一直热度不减,尤其是宋、明、清时,各朝帝王不断追加关羽称号,以关羽为忠义的化身,强化官员的忠君爱国理念。清朝时,关羽被追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朝廷颁令,以关帝庙为武庙,并入祀典,全国各地兴建关帝庙,关羽成了武圣,甚至被神化,民间还认他为武财神。荆州市南门,就有一座关帝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明万历年间重建,清朝数次重修并扩建,清雍正、乾隆、同治帝先后御赐匾额“乾坤正气”、“泽安南纪”、“威震华夏”等,庙内还存有关羽青龙偃月刀、赤兔马槽等珍稀文物。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图源:视觉中国)
关羽又被后世之人尊称为关公,他在关姓名人中首屈一指,与关羽一同遇难的义子关平,还有其亲子关兴、关索及后人关胜也不时被人们提起。其实,关姓最早的名人当属夏朝发、桀两代君王的宰相关龙逄。关龙逄为古豢龙氏的后代。相传,在帝舜时期,养龙高手董父为帝舜养龙,获封豢龙氏。那时的龙实际是鳄鱼,为防止鳄鱼凶猛杀人,就要把养龙的地方围圈起来,并把门严密关好,这是最早的“关”意。因此,豢龙氏也称关龙氏,后简化为关氏或龙氏。关龙逄在辅佐夏桀期间,实在看不下去桀残酷暴虐、宠信妖姬、挥霍无度、迫害贤良、滥杀无辜的行为,他多次向桀进谏,但桀不予理睬。于是,关龙逄决定以献黄图,即一种关于地舆、陵庙、宫观、明堂等事的图画为名,意在表明这样下去就会丢掉江山社稷,如桀仍不听从,则进行死谏。果然,桀非但不以为然,反而将关龙逄囚禁,后来干脆对他施以炮烙之刑,关龙逄遍身烧焦而死。
由于他为民请命、直言死谏而死,后人将他与商朝被纣王剖心的比干并列,并一同祭祀。唐朝时,曾有人为关龙逄树碑,碑文刻“夏直谏臣关公之墓”。明朝时,有为关龙逄和比干立“双忠祠碑”。清朝有诗赞曰:“劲草堂前古柏垂,双忠遗留使人悲。欲知直节匡前代,更读中原三绝碑。”有人认为,关姓的来源即从关龙逄始,关姓的另一个来源与周朝函谷关的关令尹喜有关。尹喜因任职的原因,世称关尹喜或关尹令。相传,当年老子出关时,关尹喜热情相待,并真诚挽留老子作《道德经》,关尹喜之名随之传开,他的后裔及族人,亦称关尹氏,后简化为关氏、尹氏。此外,关姓还有源于官职说、少数民族汉化说等。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