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佩拉宫的午夜:现代伊斯坦布尔的诞生》(3)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皇后
圣索菲亚大教堂
暗影战争
书面记录
吉兆门
尾声
致谢
年表
注释
词汇表
参考文献
索引
试读
我第一次看见佩拉宫差不多是二十年前。在那个年代,你必须3有相当具体的理由才能走进伊斯坦布尔的这片区域,比如,台灯需要换新的电线,或者你要拜会某个变性的娼妓。这家古老的酒店方正敦实,通体都是绿色的大理石贴面,尽管世纪华彩消退大半,但与周围20世纪七八十年代老旧的多层建筑相比,仍然十分显眼。走进佩拉宫的东方酒吧,我没遇见什么客人,红色的丝绒座椅大多空着,我停下来,点了一杯鸡尾酒和一碗不太新鲜的烤鹰嘴豆(leblebi),酒保似乎感到很意外。
世事难料。1892年,佩拉宫刚刚开业,服务的客人都是乘坐东方快车抵达奥斯曼帝国的名流显贵,几十年后,这家酒店却成了异乡人最平常的落脚之地。佩拉宫的电梯有着铸铁框架、木质轿厢,是(继埃菲尔铁塔之后)在欧洲安装的第二部电梯,像鸟笼一般在酒店的大理石阶梯中间上下穿行;餐厅完全是巴洛克风格,休息室就在隔壁,顶部是高耸的玻璃天篷,室内镶嵌着人造大理石,装点着金丝银线细工精制的纱屏。这栋雄伟的建筑坐落在伊斯坦布尔最时尚的佩拉区。19世纪,佩拉大街早已声名远播,沿着这条街道漫步,你会经过许多世界强国的大使馆。美国大使馆、基督教青年会(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与合法妓院就位于佩拉宫附近的同一条街巷,英国人、俄国人和德国人款待政府官员常去的鎏金的餐馆和昏暗的俱乐部也距离酒店不远。
佩拉宫如同西方在东方耳边最后的低语,是全球最伟大的伊斯兰帝国建成的最雄伟的西式酒店。佩拉宫当初和伊斯坦布尔一样,都是向往苏丹、闺房和托钵僧的欧洲旅人踏进东方世界时停靠的第一个港湾,只是经过二十余载的风雨洗礼,这家酒店早已不复往昔。
国内革命推翻了苏丹长期的封建统治,拉开了十多年政局变迁和暴力冲突的帷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斯曼帝国军事战败,外国占领紧随而至。1923年,土耳其人发起了意义深远的政治自立运动,翻开了现代历史的新篇章,他们决意挣脱土耳其民族的过去,放弃以伊斯兰教为主、多宗教并存的奥斯曼帝国,建立世俗化、同质化的土耳其共和国。土耳其的新领导人把首都向东迁移二百英里,迁到多风的丘陵城市安卡拉,挥别了故都陈腐的记忆。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