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源于大禹毁于多次雷击燃烧(6)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早在夏代末年,海贝已经成为交换媒介。商代常见的是一种齿贝,背面往往磨平,或钻一穿孔,便于携带,学名为货贝。海贝是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浅海的贝类,它小巧玲珑、色彩鲜艳、坚固耐用而成为原始居民喜爱的一种装饰品,由于它具有大小适中、携带方便、易于计数等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社会的形成,天然贝就逐渐充当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在商代中期以前贝币价值很高,臣下若能获得商王用贝币的赏赐那可真是极大的荣耀。三星堆那些被烧焦或者摩擦过的大量海贝,是用作交换的货币,来自古蜀周边地域(如云南、广西)或者国家(如尼泊尔、印度、土耳其等),是蜀王的“小金库”。

青铜铸立人像
青铜铸立人像,穿着一件燕尾服式的袍子,赤着脚,站在一个高高的底座上。铜像身高170厘米左右,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青铜时代青铜像。铜像两手一高一低,呈握东西状。但该铜像出土时,手中没有发现握有东西。专家推测,这个铜像的神情和手势,像是一个不同于平常人的巫师,应是在祭祀中用到的道具。实际上,这是鱼凫的神像,双手握着木质船桨,是划船的姿势。这个鱼凫神像是“密码箱”,包含着许多古蜀信息,身上的饰物、饰纹都是古蜀文字,有些类似甲骨文或东巴文。比如,衣服下边三角形类似甲骨文“王”字,帽冠正中圆圈是“日”字,双层椭圆形是“月”字,底座上有“牛”“蛇”“鱼”等字,在腰部有“目”“水”“回”“舟”“波”等字。说明这是鱼凫捕鱼划船造型。

青铜纵目大面具
还有3件著名的“千里眼、顺风耳”造型。它们不仅体型庞大,而且眼球明显突出眼眶,双耳更是极尽夸张,长大似兽耳,大嘴亦阔至耳根,使人体会到一种难以形容的惊讶和奇异。而它们唇吻三重嘴角上翘的微笑状,又给人以神秘和亲切之感。这些都是巫师形象,有的是死去的先人造型,有想象和夸张成分,不是真人模制。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高65厘米、宽138厘米,圆柱形眼珠突出眼眶达16.5厘米,显得无比怪诞诡异,这就是上“纵目”的蜀王蚕丛,也是大禹的造型。只是对蚕丛相貌有夸张,意味着蚕丛确实存在。大禹与蚕丛是同一个人,除了能治水、养蚕外,最大本事是能手握毒蛇,能捕杀大象或野兽,“禹”字本意就是能为民除害者。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