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洪|迟开的海棠花(第二十四章)(9)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台下群众也呼喊:“为什么?为什么?”
“没有批准就不能演!”那人吼道。
“这种红戏也要批吗?”
“要审查通过,批准才能演!”
“我们报文化中心了。”
“不行,还必须报文化稽查队,今天不能演了,大家散了。”
“不行!我们要求演,你们莫名其妙!”台下群众喊。
“喊什么喊,不服,我们让公安来抓你们几个,就服贴了。”那执法队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吼道。
正在这时,坐在三排中间一个五十上下的戴了眼镜的汉子站起来:“请你们稽查队长来一下。”
“你是谁?口气倒不小,你说让来就来了吗?”
那汉子轻轻地说:“我是陈唯,可以请他来吗?”
“啊!陈书记,是你来了?我就是队长。”
“那好,你马上打电话,让你们文化局长来一下。”
“好的好的!”
群众看到场上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都站起来朝陈书记看,并热烈地鼓起掌来!人们又竖起耳朵,要看这场戏外戏的意外结局,有人说:“小鬼摸了大蒜头甏了——顶头碰铁头了!”
“好好惩罚惩罚这些嚣张的家伙!”
“不!狐假虎威的家伙!”
静静地,议论纷纷的十分钟,又过去了十分钟。
让我们回顾一下陈书记怎么会来到这个现场的吧。
我们的陈书记出身在城厢镇,父母都是中学教师,从小对他严格要求,望子成龙愿望强烈,他呢,聪明好学,奋力上进,成为八十年代第一批大学生,八四年从华东师大毕业留校搞团工作后调入市团委,这时一位市团委副书记的父亲是市委书记,为了方便起见,亦也许这位公子哥儿神经搭错了,想经商,不想从政了,辞职办了一家公司。临行前,向市委书记老爸推荐了小杨,将小杨出版的一本散文集《前进的钟声》给了父亲,父亲发现小杨文笔潇洒,文彩飞扬,很喜欢,乃调至市委办公厅去当秘书。几年中他在那里写出多少有分量的文章,赞美了全市改革开放的辉煌,不久他当了办公室主任,当书记去中央当要职时,他自然而然成为了市委书记!他在任上励精图治,成就菲然,为全国瞩目。因为是文化人,特别是在学校里已舞文弄墨了,所以他会有一时间,情不自禁地去读一些书,古今中外的、当代的,有时受邀还会去看戏。
他父亲从教师岗位退休后,也常常手不释书。在当今网络、手机非常繁荣的情况下,仍有点守旧,还是喜欢看电视、看书籍,做母亲的还喜欢看沪剧、越剧。京剧、话剧,就谈了些,偶尔看一次。因为她认为京剧的唱词有点故弄玄虚,而话剧呢,剧情是北方口味。所以她几次对儿子说:如果有好看的沪剧、越剧票子,给妈买几张过来,我会和老姐妹、闺蜜一起去看一看。喏,这一千元钱你拿着。做儿子的书记说:“妈呀,我给妈看戏还要你钱吗?”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