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广安跨越崛起的坚实脊梁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工业强则百业兴,工业强则经济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近几年,广安发出了“以工强市”的冲锋号。全市上下坚持“工业挑大梁、制造业扛大旗”不动摇,加快促进传统优势工业提级转型,推动工业经济进入产业结构明晰、布局优化、量质齐升、协作共兴的关键阶段。
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要实施同城融圈、优镇兴乡、品质主导、产业支撑“四大战略”,全域全程全力融入重庆都市圈,加快建成川渝合作示范区。在产业支撑的战略中提出“抓产业,必须优先做强工业”,工业发展摆到重要位置。
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9.9%,连升两位,位居全省第九。这是广安近年来首次挺进“十强”,创下“十三五”以来最佳排位成绩。回眸这十年,广安工业发展在创新中突破,在蝶变中成长,有力支撑起广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方向:向新型工业化转型
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工业是全市经济的核心支撑。
起于国家“三线建设”的广安工业,随着“三线”企业的陆续搬离,很长一段时间只能依靠以煤炭、水泥等为支柱的资源型产业。长期以来,工业底子薄、规模总量小、产业弱小散、创新能力弱,都成了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
如何摆脱发展困境,抢抓良好机遇,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工业?加快工业发展必须把准“脉搏”,厘清思路,寻找出路。
直面现实求突破。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聚焦在全省乃至成渝地区有比较优势、有配套体系、有市场前景的优势产业集中发力,着力培育装备制造、绿色化工2个1000亿产业集群,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材料3个500亿产业集群,食品饮料、轻工服装2个400亿产业集群。
方向明确后,更重要的是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广安市坚定实施“四大战略”,制定产业集群行动方案,通过政策激励扶持做优发展存量、提升产业段位,推动工业企业制造装备、技术工艺优化升级,建好玄武岩纤维产业制造创新中心、广安经开区绿色新材料创新中心、生物医药创新孵化中心三大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深化广渝、广蓉、广深三大合作,全力提升广安工业位势能级。
广安走上新型工业化的“蝶变”之路。回望广安工业发展历程,从原来的“一黑一白”(煤炭、水泥),到如今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点到群的震撼飞跃,正朝着结构更优、产业更强的方向前进。
布局: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9月1日一大早,四川勇图精创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秀颖就来到公司查看房车的生产进度。“我们全力加快进度,争取在9月底完成样车,为后续接单奠定基础。”胡秀颖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