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晚,没他我不看(3)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不可否认,王景愚是默剧表演的巅峰。
但我以前并不觉得好,直到昨天重看,才发觉自己无知。
因为这里,有喜剧的境界。
王梓在表演时,即使台下观众的掌声和笑声淅淅沥沥,他也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呈现出自己最好的状态。
这是信念。
王景愚老师开创先河,在曾经不被大众熟知的领域深造,即使外界反对声一片,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
这是无畏。
表演就是凭借这种无惧无畏的气点着一盏灯。
可近几年,有很多喜剧闹了笑话,比如恶搞版《白蛇传》、强行搞笑版《李茂换太子》……
风骨没了,气就没了,灯也就灭了。
可如今在回首,关于喜剧,我们丢了不止一点点。
—
倒回40年,在中国喜剧的空白期,陈佩斯挑起了大梁。
但当时,喜剧并不受欢迎。
陈佩斯作为老艺术家陈强的儿子,接住了父亲的衣钵,1979年父子搭档演了部喜剧《瞧这一家子》。

影片一出,备受关注。
陈佩斯一瞧,得,喜剧市场大有可为,于是一个猛子扎进去,开始在喜剧的海洋里狗刨。
1982年,电影《夕照街》上映,如此便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喜剧系列电影「二子系列」。

但不管喜剧在大荧幕多受欢迎,却始终走不进千家万户。
焦头烂额之余,天降朱时茂。
1983年搬进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朱时茂和陈佩斯,因为公用一部电话成了能聊上几句的朋友。
一来二去,俩人一拍即合开始创作喜剧小品。
1984年,陈佩斯和朱时茂将《吃面条》带到了春晚的导演组。
但是因为太过搞笑,差点没能过审。
这个小品压了很久,直到大年三十那天,《新闻联播》结束后,春晚导演黄一鹤咬了咬牙找到陈、朱二人忐忑地说:
「没有领导点头,但也没有领导摇头,我决定让你们上,但千万不能出错。」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