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持续强化航天领域“尖兵”式学生培养——“问天”寻梦航天育人(2)

2023-05-25 来源:飞速影视
从中国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到中国空间站完成建造,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几乎中国航天每个重大时刻,哈工大学子都会自发组织观看直播。杨利伟、翟志刚、刘伯明等航天员多次走进哈工大,与学子面对面交流,让航天精神在学子心中扎根。
此外,哈工大还在校内外开展一系列航天科普教育活动。学校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在中央大街建设哈工大中心。中心自2022年4月开放以来,参观者络绎不绝,以讲述航天科普为主的“哈工大课堂”受到中小学生追捧,成为人们争相打卡的新地标;建成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展品种类最全、数量最多的航天主题展馆,并面向校内外开放。
未来航天领军人才拔节生长
4月15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完成第4次出舱活动,刷新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纪录。由哈工大和中科院长光所联合研制的小机械臂持续助力航天员出舱。
问天舱机械臂团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刘宏领衔,机械、电气、计算机等多学科青年教师和博士生组成,平均年龄33.3岁。作为团队的一员,2019级博士研究生马博宇在科研攻关一线不断成长。
刚加入团队时,马博宇对空间机械臂的相关理论知之甚少,基本的软件操作和程序编写能力也很薄弱,这些短板成为他参与研制空间机械臂的第一道难关。在自我加压和团队成员的帮助下,马博宇开启科研“小白”的进阶之路。
问天舱机械臂的每个研制周期都异常紧张,面临诸多困难。“团队老师们几乎每天都高强度工作14个小时以上,在遇到重大技术攻关时,甚至直接拿椅子在实验室搭成临时床铺,用争分夺秒来形容也不为过。”在团队科研攻关氛围的带动下,马博宇的干劲更足了。
经过一遍一遍的理论论证、一行一行的代码调试、一夜一夜的试验验证,马博宇和团队并肩作战,攻克问天舱机械臂各项关键技术,成功实现问天舱机械臂“问鼎苍穹”。
在支持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完成出舱任务时,航天员刘洋不禁感叹:“小机械臂动作精准、无需微调。”听到自己参与的“国之重器”得到航天员的称赞,马博宇的内心满是激动。
从1987年成立我国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为主的航天学院,到2020年起着力打造培养未来航天领军人才的院士特色班,再到2022年6月未来技术学院暨问天书院揭牌成立,哈工大持续强化航天领域“尖兵”式学生培养,在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坚定走好杰出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的自信、底气。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